標籤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鴻海與捷克

鴻海與捷克 1990年代末期,基於物流運籌的考量,愈來愈多客戶要求鴻海必須就近在歐洲設廠,於是2000年5月,鴻海買下捷克帕多比薩市((Pardubice)在布拉格東方約兩個小時車程)上原名叫 Tesla的雷達公司。這是捷克知名製造軍用雷達的公司,它的雷達可以偵測美國飛機行蹤。由於雷達的緣故,鴻海捷克廠當初在競標時,還遭到黑道圍標(黑道可能轉賣給利比亞等國家)。 郭台銘宣布,捷克的帕多比薩,將成為鴻海歐洲總部,並且以此為搶攻歐洲市場的大本營。除了成立歐洲總部,郭台銘還說︰「未來,鴻海捷克廠將落實本土化政策,管理階層將以當地人才為主;而此基地也將不只是個人電腦的組裝,未來,這裡也將是無線通訊、精密模具加工、顯示器等技術研發中心。」
鴻海選中捷克為歐洲總部,著眼點有三個,「1.捷克位在中歐,具有地理優勢;2.捷克工業基礎雄厚,尤其有無線通訊人才;3.人力成本相對歐洲其他國家低廉。」特別是它距離歐洲中樞德國很近,可以節省運輸成本。

鴻海捷克廠負責主機板表面黏著(SMT)生產線的廠長王建賀,本來在美國休士頓廠服務,有一天,他外出開會,突然接到上級一通要他到捷克廠的電話,他當下回應︰「我現在在外頭,沒有帶護照啊!」沒想到,隔天,王建賀的太太已經把護照快遞送給他,再隔一天,王建賀人已經到捷克廠了,這一待,就是一年半。完全沒有心理準備,但是,又要完全配合,這就是鴻海人的精神。 現在,王建賀一家人已經全部到捷克團聚,小孩甚至已經開始上捷克學校,學習捷克文。「過去十幾年來,我的小孩已經住過十幾個國家,結交各國朋友。」 王建賀可說是標準的「現代蘇武」。這群現代蘇武,是台灣電腦產業裡最珍貴的資產,把台灣的產業競爭地位推上國際舞台,現在又為了全球布局,到處征戰,把技術的種子散播到各個國家、各個海外據點,「給我目標,我就往前走。」王建賀說,這也是鴻海的文化。 到捷克餐廳吃飯,光等第一道菜,可能就要等上個把小時,可以想見這裡生活步調有多慢。捷克廠經理陳木說「捷克人的生活畢竟比較優閒,這個廠又已經破產兩年,員工閒置許久了。但是,在台籍幹部的以身作則下,捷克員工的工作效率迅速的提升,現在,他們週六甚至會主動加班了!」此外剛開始時,東西方文化接觸,當然會迸出一些衝突的火花,譬如,有些捷克行政單位員工不習慣開放的辦公空間,他們喜歡每個人關在一個封閉的房間。又譬如,上級命令常常順應市場局勢而修改,他們無法體會,甚至很困擾︰「你現在這個命令,會不會明天又改變?後天會不會改變?」。
鴻海加碼在捷克投資的主因。 1.就地即時滿足客戶需求,
2.捷克政府提供外資優惠,其中包括若外資企業投資金額達1,000萬美元以上,可享有新設公司營業所得稅(31%)10年免稅,
3.捷克政府亦提供員工訓練補助金等,因此如捷克、波蘭等地,已成為近期液晶終端業者赴歐洲地區佈局設廠的首選地區,
4.各區域對液晶監視器螢幕內建DVI(Digital Video Interface)數位影像介面功能將陸續課徵關稅,其中台灣地區就需額外課征約10%的進口關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