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啤酒啤酒是捷克人民最喜愛的飲料。無論城市還是鄉村,不論是隆重的宴席還是家庭的餐桌,金燦燦的啤酒總是必備的飲料。在捷克的大小鎮,啤酒館比比皆是,不論早晚,總是顧客盈門。人們喜歡啤酒,不僅因為它清涼可口,而且還因為它營養豐富,有助于消化,素有“液體麵包”之稱。所以,在工餘飯後,他們常飲上幾杯啤酒作為消遣和休息。來捷克的外國人,也經常會聽到主人自豪地對你說,“品嘗一下我們的啤酒吧!” 捷克不是大國,但卻是一個啤酒生產和消費的“大國”。在幅員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啤酒廠星羅棋布,大中型啤酒廠就有70多家,年人均啤酒消費量達162公升,居世界首位。在捷克生產的啤酒中,西部古城比爾森的啤酒質量最佳,以濃淳爽口、味道柔和、泡沫細緻潔白持久而聞名世界,行銷到世界70多個國家。其出口的主要對象是斯洛伐克、波蘭、德國、奧地利和美國。在世界各地以“比爾森啤酒”商標出售的啤酒,便是該市歷史最久的古泉酒廠的產品。
Pilsen啤酒
捷克第一品牌比爾森生產啤酒有700多年的歷史。在捷克國王瓦茨拉夫于1295年創建該城時,這裏的居民就以在家庭的工作坊中釀製啤酒而聞名,後來瓦茲拉2世將啤酒釀造權賜予260名的皮耳森市民。當時的啤酒成粥狀。只有產自Pilsen的啤酒才能以這個城市的名字命名,18世紀時皮耳森已擁有200餘座釀酒廠。西元1839年是皮爾森啤酒轉型的一年,酒商們將家庭式小工作坊集中並指定當時著名的建築師MartinStelzer建造新的釀酒廠;MartinStelzer到歐洲其它國家觀摩考察最新的設備,同時引進巴伐利亞地區一流的釀酒技師與釀酒技術。 1842年比爾森的第一家啤酒廠誕生了,這家酒廠就是古泉酒廠。
古泉酒廠釀制的啤酒所以名貴,一是原料優良,二是加工精湛。 啤酒的主要原料是水、大麥芽、啤酒花和酵母。這幾種原料,古泉酒廠都可謂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俗語說,名酒必有名泉,古泉酒廠恰有一個深達90米的古井。該井的井水質地軟,硬度小,是釀酒的甘泉。它賦于“比爾森啤酒”特有的美味。被譽為啤酒靈魂的啤酒花-蛇麻草,是捷克的特產,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出口到世界各地,在捷克人們把它稱之為“綠色的金子”。它賦予“比爾森啤酒”以清香和柔和的苦味。作為啤酒主要原料的麥芽,也是捷克的特產。捷克為釀製啤酒培育的大麥,顆粒大,發芽率高,是捷克的傳統出口產品,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該廠長期培育的酵母也有獨到之處。古泉酒廠就是用上述原料釀制啤酒的。
為了保持“比爾森啤酒”特有的風味和質量,該廠一直採用傳統的工藝。比如在釀製啤酒的第一道工序,即糖化工藝,仍採用傳統的兩次煮出法。在該廠寬闊明亮的糖化車間,可以看到把麥芽和酒花摻和在一起煮沸的巨形銅鍋,依然按照傳統的方式兩個兩個排列在一起,並從鍋底加熱。所不同的是把昔日的炭火改為乾凈的煤氣罷了。採用直接加熱的方法,好處是溫度高,麥芽和酒花的養分以及香味容易溶入水中。又如發酵和貯酒工序,一般啤酒廠都採用水泥槽和金屬桶作為發酵槽和貯酒裝置。但古泉酒廠卻獨具一格,至今依然採用傳統的橡木桶發酵和貯酒。雖然採用橡木桶費時費工,但可為啤酒增添橡木的香醇,並可防止其他雜味摻入。因此,容積多達三萬多公升的鼓形木桶林立,形成該廠一道獨特的景觀。在發酵方面,古泉酒廠依然保持低溫發酵方法。採用這種發酵法,溫度低,時間長,發酵充分,有助于啤酒成熟,並可排除其他雜質,使酒具有特有的柔和味道。
為了使釀製的啤酒進一步成熟,古泉酒廠還把它在酒窖中存放三個月方才出售。該廠有一個專供貯酒之用的地窖。這個酒窖是古代在岩石中開鑿的地下工事,距離地面17米深,長達9公里,溫度常年保持在零度左右,可存放5700木桶酒。古泉酒廠一直用這個地下酒窖貯酒。地窖中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不僅使“比爾森啤酒”的純度提高,晶瑩透明,而且使它能保持美味香醇。在當今世界眾多的啤酒家族中,“比爾森啤酒”仍然以獨特的原料和傳統的加工工藝一枝獨秀,譽滿全球。 Pilsner Urguell Brewery比爾森啤酒廠(Urguell是指原創者)的入口是一座裝飾宏偉的雙拱門牌樓上刻的日期公元1842年10月6日是代表皮爾森啤酒重新研發並且推出的歷史日期。參觀時有一段影片介紹啤酒工廠的創立歷經的兩百多年歲月,經過一次大戰及二次大戰,這個品牌的啤酒也是奧地利的皇帝法蘭茲約瑟夫的最愛。地下室儲藏酒的酒窖,也有一段影片介紹以前放置啤酒的橡木桶,工人如何清理啤酒桶,當啤酒已經熟成時倒出後,他們必需將重五百公斤的桶子滾出地窖,在地面上用樹酯加熱後倒進啤酒桶,將樹酯鋪滿啤酒桶,則可以再裝新的啤酒。如此可利用樹酯將前一手啤酒的味道去除,之後再繼續前進牆上有一幅地窖的老地圖,解說後則看到幾個大啤酒桶,開放式的可以看到第三階段,加入酵母菌後發酵的泡沫。這個階段的溫度大約在5-6度稱為new beer,遊客可持杯子進入啤酒桶的酒窖,有工人直接從啤酒桶倒出啤酒讓大家品嘗,這是最新鮮的第一手啤酒。啤酒廠內的餐廳(NaSplice)可容納500多人,號稱是捷克最大的PUB。
Budweiser啤酒
捷克啤酒之都「切斯凱-布達札維」(Ceske Budejovice)位于Moldau河畔,由1200年的修道院发展而来,是当时波希米亚王国的要塞。在Budweiser尚未成为商标之前,任何此地的啤酒都可以命名为Budweiser(加er表示來自某地區)。目前在Budweis地區有兩家在生產Budweiser啤酒 (Budweiser Bier Burgerbrau 與 Budweiser Budvar)。Budweiser Burgerbrau啤酒廠成立于1795年,他們在1853年生產了當地的第一款Lager啤酒,此款啤酒強調麥芽和清淡。產自捷克共和國的Budweiser與美國版本Budweiser口味更正宗,只不過酒精含量低一些。另一家啤酒廠Budweiser Budvar擇於1895年成立的。
約在這個時候,德國裔美國人Adolphus Bush開始釀造一款Budweiser啤酒。美國百威啤酒的總部在密蘇里州,於 1876 年開始釀造生產百威啤酒,百威啤酒創始人 Adolphus Busch 在創業初期時,向捷克引進技術、原料,甚至是名稱,加以發揚光大後,成為美國最暢銷的啤酒,在美國約有 50% 的市佔率。當時在美國也有幾個啤酒坊以Budweiser命名其產品,但是最終Adolphus Bush獲得了美國的商標所有權。事實上,1911 年,捷克百威啤酒即同意美國啤酒商以相同名字出售百威啤酒。然而數年後,美國百威啤酒的快速壯大,使捷克百威啤酒在行銷上遇到了大麻煩。且由於美國百威啤酒率先註冊了商標,因此根據商標法規定,捷克百威在行銷過程中必須改換其他名稱。從那時起,這兩家公司便開始在市場上互相排斥,衝突更不曾停過。美國百威啤酒與捷克百威啤酒,為了商標權 (Budweiser),已打了近 100 年的官司。兩家公司都主張自己才是最有資格使用該商標的啤酒製造商。1990年代,歐盟法官認為捷克Budweiser沒有侵犯百威的商標,因為兩種啤酒的口味截然不同,不會被消費者混淆。
這兩家啤酒商如史詩般的戰爭,其實早該在 2000 年就落幕下台。當時英國法院裁決,兩家公司可以共享「百威啤酒」這個名字。然而,2005 年時,美國百威啤酒利用新引進的歐洲商標指令,試圖避開稍早英國法院的裁決,並為了爭取百威商標而展開新的法律行動。美國百威啤酒提出,在歐洲商標指令中,兩個相同的商標,是以誰先註冊來當做判斷依據。捷克啤酒申請註冊百威啤酒的日期是在 1989 年,但美國百威早在 1979 年就先申請了。 英國上議院大法官皆同意,這起案件必須提交給歐洲法院,來裁決該指令的確切涵義。大法官 Jacob 表示︰「真要追究起來,全球會有一系列驚人的同名企業。」 2002 年,紐西蘭法院裁定,捷克百威啤酒不得以百威啤酒之名在該國出售後,捷克百威啤酒曾表示,它們與美國百威啤酒已經有 40 個法律糾紛,及超過 40 個專利待審程序案在等待它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