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國》
我的祖國(捷克語:Má vlast)是捷克音樂之父貝多伊齊•史麥塔納 (Bedrich Smetana (1824-1884)在1874年-1879年間完成的交響詩,由六樂章組成。史麥塔納在這部作品中展現了19世紀末期興起的民族主義音樂(國民樂派)風格。
儘管這六部份樂章常被認定為一個整體,其實它的每個樂章是獨立的作品。真正六部份完整的「首演」直到1882年11月5日才在布拉格舉行。
全首交響詩共六章,第一章與第三章回顧民族的傳說。第二章與第四章,描繪波西米亞的自然鄉間景象。而第五章與第六章則象徵了血淋淋的民族獨立戰爭史,體現出捷克人對獨立的盼望。
其中第二樂章的一首"莫爾道河Moldau"是最被喜愛的。因為莫爾道河(德語 Moldau(原名:Vltava伏爾塔瓦河)是貫穿著捷克的河川,且將布拉格分為東西兩區,此河就像他們民族的命脈,所以在樂曲中史梅塔納描述著河川經過的風景與人民的熱情,這首曲子的主旋律後來也出現在以色列的國歌裡。
交響詩中的第五樂章《塔布》(Tábor)和第六樂章《布拉尼克山》(Blaník)是根據「胡斯戰爭」捷克人反抗極權、爭取自由獨立的故事為架構,「胡斯戰爭」激戰
了十七年,波希米亞先勝後敗,但由胡斯所揭櫫的回歸安貧生活與抗暴精神卻深入於捷克人的心靈深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